close
人之初,性本善。性相近,習相遠。
( 說明人性最初的本質及後來各有不同的原因。)
人在剛剛出生的時候,本性都是善良的。本性大致相近,後天的學習讓性情有了差別。
苟不教,性乃遷。教之道,貴以專。
(說明教育的重要及教育的方法。)
如果不好好教育,天性就會改變。教導的方法,注重在使孩子專心一致。
昔孟母,擇鄰處;子不學,斷機杼。
竇燕山,有義方;教五子,名俱揚。
(舉孟母與竇燕山教子之事,證明教育的重要及成效。)
從前孟子的母親,選擇有好鄰居的地方居住;孟子不好好學習,她就把織布機上的線剪斷。
竇燕山教育孩子有很好的方法,他教育五個孩子都成才出名。
養不教,父之過;教不嚴,師之惰。
(說教育成效不彰,父、師皆有責任。)
養了孩子卻不好好教育,是父親的過錯;教育學生不嚴格,是老師的懶惰。
子不學,非所宜;幼不學,老何為?
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學,不知義。
(再申明教育的重要。)
小孩子不學習,是不應該的;小時候不好好學習,老了能做什麼?
玉石不琢磨,不能成为器具;人不學習,不懂得正當的道理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