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各位同學,我們繼續再來更深入瞭解「少年心」這篇課文。請各位同學,如果可以,先將課文下載下來,一面看課文,一面閱讀這篇文章,相互對照。

首先,「少年心」的標題,來自課文中,宋朝詞人章良能那句:「無尋處,唯有少年心。」。這句話我們在上一篇解釋過,意思是指:年少的青春,再也找不回來了。因此,從標題,我們就可以了解到作者想找一樣東西,卻找不到。但作者想找什麼?找少年時候的心情。為什麼會想找,有什麼東西是你現在想找,可是再也找不回來的?童年算嗎?從標題的切入,我們可以體會到梁實秋對少年青春是多麼的想念和喜愛。

作者將人生分成了三個階段,哪三個階段?少年、青年和老年。當然我們的主題便停落在少年。而這個少年階段,作者經歷過嗎?答案當然是肯定的,因為經歷過,所以知道美好,因為知道美好,所以才會羨慕,因為已經一去不回返了,所以寫文希望正經歷的少年們珍惜。作者用了幾個古人的詩句,來證明自己所言並不差,不同的時期,有不同的人說了同樣的話,當然,我們也從他的舉的詩詞中,感受到梁實秋學問的淵博。各位同學,若現在要你們吟幾個古今中外的詞句,來表達你們的感受和想法,表示從前也有人與你感受一樣,你能舉出幾個呢?在這篇課文中梁實秋提到了清代的龔自珍,他寫道,他第一次去北京由法源寺時,在那裡的花園中與朋友喝酒寫詩,那時候,意氣風發,用句現在的詞語,就是大家那時候都喝的很high,玩得很樂,而且很敢吹牛。可是過了幾年,他再回到北京的法源寺(舊地重遊)發現,當時的朋友不再了,自己也沒那麼敢亂吹牛了,於是寫了一首詩,詩的最後一句是:「千秋萬歲名,何如少年樂!」寫詩詞,有得時候,注重的是感覺,並不太講究寫實,所以會誇張一些,千秋萬歲名,就是名聲可以持續一千個秋天(一千個秋天也就是千年)一萬個年頭(歲是年的意思,萬歲就是萬年)也就是,就算有著可以持續千年萬年的名聲,還不如少年青春來的快樂。當然我們不可能有千萬年的名聲,這是寫作的一種誇張寫法。末句,「少年樂,一去不復得」,意思就是少年青春的快樂,一過去,就不會再回來了的意思。接著,梁實秋舉了第二個詩詞,這次是宋代的詞人,章良能所寫:「往事莫沈吟,身閒時序好,且登臨。舊遊無處不堪尋。無尋處,唯有少年心。」意思是往事不要回顧,(沈吟意思是低聲地念,用現在的話說,就是不要去碎碎念著之前的事),趁現在的季節好天氣好人有空閒,就四處去遊山玩水吧。那些從前去過的地方,每一處我都可以再去,但是找不到(回不去)的,是我少年時的那份心情。作者第三個引用的詩句,是唐朝杜秋娘很有名的詩句:「勸君莫惜金縷衣,勸君惜取少年時,花開堪折直須折,莫待無花空折枝。」梁實秋只從當中選了「勸君惜取少年時」這句。意思是勸各位,一定要珍惜你們少年的時光。接著,梁實秋勸少年們,如果有機會去遊覽各處有名的山,浩壯的河,就一定要去,千萬不要失去這樣好的機會。他說他曾在山東住過四年,但居然沒有爬過那兒最有名的泰山(作者這裡引用了孟子的一句話:登泰山而小天下,意思是登上泰山這麼高的山後,往下看的世界,顯得好小,每樣東西都好小,相信同學都有這樣的經驗)。其實這句話是另有含意的,意思是當你登高,眼界擴大了,你就會看的廣,天下之大,對你來說也不是很大,你也不會再去計較小事。同學都有登高的經驗,但是在人生道路上,你們就正在登高的階段,你能夠站在越高的位置,世界就越會在你的掌握中,你的視野和眼界也就跟著擴張了。接著,作者再說,他曾住過四川八年,但是從來沒有去看過青城、峨眉這些有名的景點。而會出現這樣的遺憾,都是因為自己有空可以去時,卻偷懶,以為以後還有的是時間,卻不知道機會一旦錯過便錯過了。最後,作者寫道,就算旅行的再遠,這裡又有文人的誇張了,行萬里路(走了一萬公里的路)終究還是沒有讀萬卷書(讀一萬本書)來得重要。知識沒有盡頭,我們的生命卻有限 (上一篇提過,這句話來自莊子的養生主,但扭曲了,正式上課時,老師再好好向你們解釋其中的區別)。我們既要知道古代聖賢的言語,又要追趕現代的知識,時間實在不夠用,所以各位青年一定要把握時光,早早讀書,如果現在不努力,要等到何時才努力呢?

以上,是這篇文章的概括內容,接著我們再來看看這篇文章的文體和結構。

我們知道,這篇文章屬於記敘文體,記敘文大致上又分兩種,一種是說明文體,另一種是故事文體。很顯然地,梁實秋寫這篇文章並不是在說故事,而是在描述他的想法和心境,因此在文體上也趨向抒情散文的體裁。但是我們可以看到,作者首先引用了英國史學家對人的分類點出主題(第一段),之後點出他的觀感(第二段),然後便是不斷的舉例證來支持他的觀感想法(第三、四、五段),最後則是在這樣的觀感下,他做出的結論(第六段)。

螢幕快照 2020-04-11 上午11.14.19.png      螢幕快照 2020-04-11 上午11.15.49.png      

從圖片中,我們可以看出本篇文章以描述列舉的結構方式書寫。最後再以作者的結論做為結尾。

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課文中,出現哪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句子:

1. 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:我們都知道,一杯水,你喝起來可能感覺是溫的,但有人卻會覺得是涼的,你覺得很燙的水,或許對別人來說是剛剛好的熱,每個人的感覺和對水溫度的喜好、要求都不一樣。所以當我們要講一件事或一樣物品,除非是自己親身體會,否則很難說清,就會用這句話。例句:幸福只是一種個人的感受,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

2. 不勝感觸:不勝(此處念“生”音)是非常、無限、多到承受不了的意思。「不勝感觸」是指有非常多的感觸。當你很感激一個人的時候,可以說:不勝感激。當你覺得非常可惜,可以說:不勝惋惜。感到人家很煩,也可以講:不勝其煩。同學還能想到幾個其他用“不勝”來形容的詞句?

3. 諸如此類:這句話的意思是與此相類似的許多事物。類似“例如.......等等。”,但是“等等”二字只能用在句尾,諸如此類則可用於句首。例句1:我請他在電影中客串,請他灌唱片,舉行專場演唱,諸如此類。例句2: 諸如此類的影視工作,我都請他處理,不但飾演路人甲、也舉行演唱會、灌唱片。

4. 來日方長: 這句話的意思是未來的日子還很長。當我們要形容之後還有很多時間,還有機會的時候,就可以講來日方長。例句:雖然我這次考試沒考好,但來日方長,只要我用功讀書,一定會取得好成績。

這篇文章中,有幾個字,請大家注意:

一“”青城、峨眉之“”。這句話當中,是用眼睛看,所以是“目”部,不是“貝”部(被指金錢,與金錢有關的“賭”,就是賭博了),那麼,與土有關的“堵”是什麼意思呢?請同學想想,再去查字典。“” 在這裡要唸四聲,發“聖“音。因為是名勝古蹟的意思。而在課文中 “過了些年舊地重遊就不感觸” 這句話的“” 則需念一聲,發“生”音。

讀萬書之重要,請注意,卷是指古時捲起來的書,是指書的單位,故一本書,稱一卷書,和獎“券”的“券”字,是有紙片的意思,兩者不一樣。

 

就老師所講解的,請同學再讀一次課文,並思考一下:

1. 梁實秋所舉的幾個詩詞例子當中,都有什麼共同點?

2. 梁實秋認為少年人應該做什麼?

3. 你認為青年人應該把握時間做些什麼事情,將來才不會後悔?為什麼?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劉麗歆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